自诞生至今,RISC-V依靠MCU,已在物联网领域实现了相当的市场份额,也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生态体系。今年,伴随采用RISC-V指令集的笔记本电脑、服务器、万兆交换机等应用产品商用化,RISC-V的应用范围从低端向高端拓展,RISC-V基于物联网应用的“小生态”也将向更大规模、更大体量的生态体系迈进。
RISC-V中国峰会2023展会现场
(资料图)
拓展高算力应用
如果RISC-V只是限于微控制器、微控制单元(MCU)这个层次,其能够发展的生态非常小,甚至可以说“不存在生态”。只有处理能力升级,能够应用在PC、服务器等更多的领域,才有可能拓展更多的生态伙伴,所谓“要不断提高RISC-V的天花板”,意义就在于此。
在RISC-V中国峰会2023媒体会上,赛昉科技董事长兼CEO徐滔表示,今年能够看到的RISC-V最大的变化,就是走向高端了。长期以来,RISC-V都是“摸着ARM过河”,其指令集架构也都是与ARM对标,原先RISC-V的核能够对标ARM A5系列就已经是不错的性能了,现在能够对标A7甚至A10系列的核也有很多了。高性能已经成为近两年RISC-V发展的重要趋势,甚至有些初创型企业,也专注于高性能计算。。
关于未来RISC-V的高性能应用拓展,RISC-V行业参与者认为,有这样几种方向:车载、AI、机器学习、5G通讯等。其中,数据中心被认为是落地速度更快的场景。奕斯伟计算高级副总裁、首席技术官何宁表示:“因为PC和移动端的平板或者手机,上面的应用数量太多,APP的数量达到了百万级,几乎不太可能要求所有的应用软件所有者做迁移。但在高性能计算方面,尤其是数据中心方面,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。”何宁认为,面向一个行业的应用,尤其是私有云,对软件的所有权、数量等各个方面的可控度都比开放的软件更强。在这种情况下,要想做软件的适配和移植,将会比PC、平板等场景更容易落地。
算能科技产品总监陆吉年同样看好RISC-V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应用。他提出的主要理由是,当前数据中心使用的GPGPU价格太高,行业需要成本更低性能更高的产品。
算能SG2042量产64核RISC-V服务器芯片开发板
RISC-V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。例如算能科技提供的支持数据中心应用的服务器,既给采用RISC-V做高性能计算提供了样本,也开拓了RISC-V编译方式的新道路:过往做RISC-V开发很多采用的是交叉编译的方式,也就是用两台机器,一台是x86开发的机器,在上面写程序、做编译,要用交叉编译的选项,目标代码是RISC-V。在编译完成之后再把代码烧录到RISC-V的开发板上。而算能科技此次推出的服务器算力可以做到原生编译,也就是把程序放在RISC-V的机器上编译,编译完成后直接在本机上运行。这样就给开发者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。
在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生态副总裁杨静看来,要想实现高算力应用,需要使软硬件之间的协同开发更加密切。当应用向更高性能的市场拓展,在新的应用场景使用,可能会受到软件生态不成熟的制约。软硬件公司协同工作,可以快速实现硬件迭代和软件补齐,在技术上实现相互协同,从而加快应用拓展的速度。
提升国际主流软件代码贡献度
在刚刚结束的RISC-V中国峰会2023的现场,不少国际参会嘉宾表示:与全球其他地区相比,中国RISC-V生态场景更丰富,呈现出更旺盛的生命力。
RISC-V软件生态系统公司VRULL GmbH首席技术官Philipp Tomsich在接受《中国电子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:“让我眼前一亮的是,中国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,很多优秀企业和产品吸引了广泛关注和市场认可。”而这种多应用试验、开拓的场景在全球其他地方是很难看到的。杨静同样表示,发现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不同,呈现一种“遍地开花”的特征,很多领域都在进行新尝试。
根据RISC-V基金会的数据,2022年采用RISC-V芯片架构的处理器核已出货100亿颗。据其预测,到2025年RISC-V架构的处理器核的出货量将突破800亿颗。
芯来科技市场战略副总裁李珏表示,现在国内已经有很多终端领域用上了RISC-V的内核,包括手机、电视等等,只是很多数据没有被统计出来。加上中国企业在RISC-V国际基金会中所占比例最大、中国也有全球最大的市场,RISC-V在中国这片沃土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。
RISC-V中国峰会2023现场
杨静表示,在车载、AI、数据中心等高算力等领域出现了RISC-V能够发挥潜能的空间,但目前市场应用拓展还缺少丰富的软件工具的支撑。她认为,一方面要推动RISC-V往高性能的处理器发展,另一方面也要持续丰富和完善软件生态,两方面缺一不可。
硬件应用拓展需要软件配套。从2020年开始,RISC-V便进入由软件驱动的发展模式。如果软件做得好,将有助于RISC-V应用场景拓得更广。
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副所长武延军表示,IT的生态是有软件放大效应的生态,虽然有时候为开源RISC-V软件生态做建设看似没有直接的收益,但如果中国企业写的代码能够进入主流的系统代码中,就可以产生非常好的品牌广告效应,从而能极大地提升该企业在RISC-V软件生态中的知名度和话语权。
因此,他提出了 “积极参与开源社区建设,向主流上游软件贡献代码”的建议。
如果代码得到了主流软件厂商的支持,例如某RISC-V公司设计的处理器代码进入了Linux内核,能够得到GCC编译器、LLVM编译器的支持,最终使用RISC-V的开发者就不需要再从原厂商处得到技术支持,因为主流的软件能够支持,意味着开发者直接从主流社区下载、编译、运行即可,这将大大降低厂商技术支持的成本和压力。
这样一来,便有机会降低RISC-V生态拓展成本,帮助RISC-V实现更多应用可能,也将帮助中国RISC-V参与者提高国际影响力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澳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22245号-14 联系邮箱:435 226 40@qq.com